春日的北川,阳光格外明媚。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熊猫未士·云朵姐姐”未检团队迎着大好春光,紧扣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任务,主动作为、创新形式、凝聚合力,以开展监护教育为基础促进家庭保护,以完善普法机制为依托促进学校保护,以深化专项治理为抓手促进社会保护,以形成部门合力为目标促进政府保护,切实助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善谋行远,促进家长“依法带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法律意识的薄弱、法律知识的欠缺等因素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熊猫未士·云朵姐姐”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契机,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精神和内容要求贯彻落实在未成年人检察守护具体工作中。依托北川县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专家库人才优势,“熊猫未士·云朵姐姐”联合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力量,走进社区、学校,从家庭关系、家庭责任、沟通方式、情感交流等方面为家长们作出指导解读。期间,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以综合案例、情景模拟、问答互动等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方面作出具体指导教育,对现场家长们提出的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疏远、父母关爱不到位等问题作出纠正指导,进一步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善为人师,深化落实“一号检察建议”
坚持以法治副校长制度为基础,切实担起法治教育责任。通过与教体局、学校开展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形成一致共识,配合学校规划法治教育,帮助学校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使法治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实质化,从而将“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到教学、管理及日常工作中。坚持以“熊猫未士·云朵姐姐”法治宣讲团队为抓手,以学校法治需求为导向,紧扣“开学季”等时间节点,法治副校长带队宣讲进校园,让学生敬畏法律、遵守法律,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法治观念,让法治的阳光洒满校园、点亮梦想。同时,采用网络宣讲、现场宣讲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法治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学校、每一名学生。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设立“熊猫未士·云朵姐姐”预防校园欺凌热线电话及QQ,接受校园欺凌相关举报线索、心理疏导帮助以及其他涉未成年人法治需求,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保护贡献出检察智慧和力量。
善聚合力,积极构建综合保护“新模式”
积极发挥检察机关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优势,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感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助力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推动成立全市首个未成年人保护联盟,邀请省内法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专家成立首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家库,积极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小云朵”志愿者,探索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机制。
紧密围绕民族特色,针对县域交通不便、乡镇分散、学校不够集中等实际,建立磋商及联席会议机制,提出案件办理、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司法救助“四同步”原则,努力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路径,形成良好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
善作善成,助力“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
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围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经营场所安全及其他危害未成年人安全领域为监督重点,积极开展线索摸排。坚持把诉前检察建议作为实现维护未成年人公益目的最佳司法途径,紧盯诉前检察建议监督落实效果,有序推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多层面、多角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针对辖区内学校周边流动餐饮无证经营,烟酒零售点未按照法律规定在显著位置设置禁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自动贩卖机未完善张贴法律规定标识等违法行为,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烟草专卖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入住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旅馆经营者存在问题现场进行释法说理、教育培训,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务必严格落实公安部关于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五必须”要求,特别是面对异常情况的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大大提高旅馆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筑牢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保护屏障。
“熊猫未士·云朵姐姐”用法治和正义护苗成长,坚守初心,步履不停,用温暖和柔情春风化雨,希望让每一寸正义的阳光,都能穿透阴霾。